(2019年4月16日,上海)今日,豪華汽車品牌英菲尼迪以強大的產品陣容亮相2019上海車展,展現英菲尼迪對未來的前瞻布局。英菲尼迪電動化領域的最新成果——純電動豪華運動轎車Qs Inspiration概念車全球首發,彰顯英菲尼迪電動化SUV車型發展方向的QX Inspiration概念車上演亞洲首秀,“明星車型”全新英菲尼迪QX50同樣強勢登陸本屆車展。作為英菲尼迪全面布局電動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進一步推進“中國制造,為中國”的本土化戰略,英菲尼迪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首款電動車型將在中國投產。
2019上海車展英菲尼迪展臺
2019年,是英菲尼迪品牌成立30周年。30年來,英菲尼迪在設計、技術上不斷突破極限、探索創新,造就出“敢于突破”這一獨特的品牌基因;面向未來,英菲尼迪積極推進電動化布局,發布兩款全新概念車型,探尋電動化時代汽車發展的嶄新視野。
英菲尼迪汽車有限公司總裁、英菲尼迪管理委員會主席慕克(Christian Meunier)先生表示:“英菲尼迪高度重視中國市場,深耕中國市場的決心從未改變,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首款電動汽車將于三年內在中國投產?!?/span>
英菲尼迪汽車有限公司總裁、英菲尼迪管理委員會主席慕克先生
東風英菲尼迪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英菲尼迪中國總經理毛力民先生表示:“英菲尼迪自誕生以來,就是豪華汽車品牌中與眾不同的一員:勇于突破,敢于創新。東風英菲尼迪將立足現在,以產品為中心,不斷建設創新營銷平臺,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提升客戶滿意度,為更多中國消費者打造極致非凡的豪華用車體驗。”
東風英菲尼迪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英菲尼迪中國總經理毛力民先生
產品力革新 開啟電動時代
對于身處變革期的汽車產業,英菲尼迪相信“電動即未來”。英菲尼迪兩款概念車聯袂首發,全景展現了英菲尼迪在電動化時代,轎車車型與SUV車型的設計方向及科技應用趨勢,充分詮釋英菲尼迪敢于突破、探索創新的品牌精神與技術愿景。
Qs Inspiration概念車基于專屬開發的全新電動平臺構架打造,以獨特的車身比例和e-AWD高性能純電四驅動力系統,刷新運動型轎車車型的新認知,創造電動化時代轎車設計的嶄新思路。
秉承“突破美學”的設計理念,Qs Inspiration概念車從東方傳統藝術和現代主義建筑中汲取靈感,將“藝術與技術”交融輝映,創造出簡潔凝練、風格獨特的視覺效果,確立英菲尼迪電動化時代的全新設計語言。得益于全新的電動動力總成與平臺構架,Qs Inspiration概念車重新定義傳統轎車的尺寸比例,打造出寬敞舒心、典雅閑適的車內空間。獨特的顏色搭配與豐富的科技配置,使得駕駛員更加沉浸于駕駛氛圍,從視覺上彰顯車輛的性能潛力。整體座艙簡約而不失穩重,以高超工藝與臻選材料成就極致藝術品。
QX Inspiration概念車則為英菲尼迪電動化SUV車型提供預覽。沿襲“突破美學”的設計精髓,QX Inspiration概念車以飽滿造型、簡約線條,演繹純粹動感兼具的電動化設計語言。依托EV電動車平臺,同時融合“盛情款待”的待客之道,打造出寬適愉悅的駕乘座艙與超乎所想的極致禮遇。
兩款概念車的亮相,預示英菲尼迪未來將推出包括純電動車型、e-POWER、高性能混合動力車型在內的產品序列,開啟全面布局電動化的新篇章。同時,為持續推進“中國制造,為中國”的本土化戰略,英菲尼迪首款電動車型將專為中國市場打造,并于三年內在中國投產。
除創領未來的概念車型,英菲尼迪量產車產品矩陣的“領航者”——全新英菲尼迪QX50,同樣亮相上海車展。全新QX50集突破美學與首創技術于一身,獲得“沃德十佳內飾”、“沃德十佳發動機”兩項大獎,成為唯一具有“雙沃德”標簽的中型豪華SUV。
品牌力升級 引領未來新篇章
今年,英菲尼迪迎來品牌成立30周年。自創立至今,英菲尼迪始終以設計重塑美學,以技術重塑駕馭,以無限重塑極限,不斷突破向前。
以品牌30周年為契機,英菲尼迪將品牌定位進一步詮釋為敢于突破的豪華汽車品牌。英菲尼迪基于“突破美學”與“創新之道”的產品設計與技術研發理念,打造出一系列融合創新設計與前沿技術的產品,為消費者提供激發靈感、彰顯魅力的獨到設計,與隨心所馭、自信從容的駕乘感受,陪伴和激勵用戶在駕駛及人生的道路上盡釋潛能。
秉承“突破美學”的產品設計理念,英菲尼迪創造性地融合“力量”與“優雅”兩大設計語言,打造出雙拱形進氣格柵、雕塑感車身線條等諸多獨具魅力的設計元素,呈現突破地域邊界、文化界限、時代局限的獨特美感。
基于“創新之道”的技術研發理念,英菲尼迪在汽車技術領域同樣將創新力發揮至極,創造出多項全球領先科技。從突破“壓縮比不可變”極限的VC-Turbo發動機,到將安全防護提升至全新境界的ADAS安全系統,英菲尼迪不斷激發駕駛者無盡潛能。
在產品上,英菲尼迪從未停止創新與探索;在品牌上,英菲尼迪將敢于突破的品牌精神貫穿于品牌營銷全過程。英菲尼迪不僅攜手斯巴達勇士賽,助力用戶超越自我,還與影視劇《在遠方》跨界合作,為更多品位獨到的消費者塑造融于生活的豪華格調。
英菲尼迪執行設計總監卡里姆·哈比先生
體系力完善 深耕中國市場
隨著本土化戰略的深化,英菲尼迪始終秉持領先視野,不斷洞察中國市場的發展趨勢與中國消費者的需求變化,積極調整全球發展戰略。英菲尼迪高度重視中國市場,通過導入搭載全球首創VC-Turbo發動機的全新QX50,為消費者帶來智尊奢享的用車體驗;通過全面布局電動化,并于三年內在中國投產首款電動車型,滿足用戶對未來駕乘的全部期待。
純電動豪華運動轎車Qs Inspiration概念車全球首發
在股東雙方的大力支持與經銷商伙伴的精誠合作下,英菲尼迪2018年保持高質量發展勢頭。秉承“同一戰略、同一品牌、同一團隊、同一渠道”的原則,東風英菲尼迪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將始終以“高質量發展”為重心,不斷提升客戶滿意度。
QX Inspiration概念車亞洲首秀
在經銷商網絡上,東風英菲尼迪將不斷推進“1050”戰略,借助多元化工具支持,將持續優化、鞏固經銷商網絡,助力經銷商提升經營質量和客戶服務水平。
服務層面,東風英菲尼迪將進一步完善服務舉措,通過新零售平臺、客戶服務微信平臺等數字化工具,為客戶帶來更加便捷、更具價值感的服務體驗。
本屆車展,英菲尼迪發布Qs Inspiration概念車與QX Inspiration概念車兩款概念車型,充分展現出對電動化時代的清晰目標與發展藍圖。英菲尼迪將持續強化全價值鏈各環節的能力,實現產品力、品牌力與體系力的全方位突破,盡釋品牌發展潛能。英菲尼迪將始終秉承“突破美學”與“創新之道”兩大理念,成就敢于突破的豪華汽車品牌,陪伴和激勵駕乘者不斷突破自我,在駕駛和人生道路上盡釋潛能。
“明星車型”全新英菲尼迪QX50上海亮相
2019上海車展英菲尼迪領導合影
關于英菲尼迪品牌
INFINITI英菲尼迪于1989年誕生于北美地區。憑借獨特前衛的設計、出色的產品性能和客戶體驗至上的服務,英菲尼迪迅速成為全球豪華汽車市場中最重要的品牌之一。2007年,英菲尼迪正式登陸中國;2010年7月,英菲尼迪中國成立;2012年5月,英菲尼迪正式將全球總部遷至香港。目前,中國已成為英菲尼迪繼北美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市場,英菲尼迪在2014年年底實現國產化。2014年9月,由東風汽車公司和日產汽車公司共同設立的東風英菲尼迪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自2014年起,英菲尼迪以字母“Q”作為其轎車、轎跑車和敞篷車型系列的命名前綴,以字母“QX”作為其SUV車型和跨界車型的命名前綴,在Q或QX之后再以一個兩位數字來劃分車型的級別。英菲尼迪旗下全系車型目前均已進入中國市場,在售車型包括:高科技豪華運動座駕Q50,獨具美感、駕乘合一的豪華中級轎車Q50L,豪華運動雙門轎跑Q60,獨具設計美學的豪華商務座駕Q70L,特立獨型的緊湊運動SUV ESQ,新銳豪華都市SUV QX30,創新豪華SUV QX50,進口大型豪華七座SUV QX60,先鋒跑車型SUV QX70以及豪華全尺寸SUV QX80。
英菲尼迪致力于成為主流豪華汽車品牌陣營的重要一員。2016年,英菲尼迪提出了全新品牌主張“EMPOWER THE DRIVE –盡釋潛能”。圍繞這一主張,英菲尼迪將品牌定位進一步詮釋為敢于突破的豪華汽車品牌。英菲尼迪立足“以人為本”、“敢于突破”、“不斷創新”三大品牌價值,基于“突破美學”與“創新之道”的產品設計與技術研發理念,打造出一系列融合創新設計與前沿技術的產品,為消費者提供激發靈感、彰顯魅力的獨到設計,與隨心所馭、自信從容的駕乘感受,陪伴和激勵用戶在駕駛及人生的道路上盡釋潛能。
東風英菲尼迪汽車有限公司
東風英菲尼迪汽車有限公司(簡稱“東風英菲尼迪”)是東風汽車公司與日產汽車公司按50:50股比設立的合資公司——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的獨立全資子公司。東風英菲尼迪在“同一戰略、同一品牌、同一團隊、同一渠道”原則下獨立經營英菲尼迪品牌,實現企業發展。
東風英菲尼迪全面負責管理英菲尼迪品牌在中國的業務;作為東風英菲尼迪重要的合作伙伴,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也在發揮自身優勢,協同推進英菲尼迪品牌的本土化戰略。英菲尼迪國產車型在襄陽工廠生產,2014年11月,首款國產車型Q50L上市;2015年3月,第二款國產車型QX50上市。
2017年,大連工廠憑借雷諾日產聯盟全球史上最高得分獲得英菲尼迪4.5分授權認證,成為英菲尼迪在中國的第二個國產化生產基地。2018年4月,創新豪華SUV全新英菲尼迪QX50在大連工廠下線,并于6月正式上市,標志著英菲尼迪本土化戰略進一步向縱深發展。
東風英菲尼迪致力于長期建設“英菲尼迪”品牌,無論是國產車型還是進口車型的消費者,都將享受到英菲尼迪全球統一的質量標準、品牌體驗和售后服務。
日產中國官網將使用Cookie技術為您帶來更好的網站體驗,如果您瀏覽此站點,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該技術。更多內容請參閱 《日產中國隱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