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制造業從未涉足的新挑戰
2009年3月,渡部英朗正在日產總部的社長室里,與首席執行官(CEO)卡洛斯?戈恩進行會談。
“希望由你來主導雷諾?日產的零排放事業。這是汽車制造業從未涉足過的一個全新領域。希望日產與雷諾聯盟通過合作,進一步推動戰略性發展”。
CEO戈恩的話對渡部觸動很大。
自1947年發售“TAMA電動汽車”以來,日產在電動汽車方面的經驗及技術經過了半個多世紀的磨練。此次零排放事業總部的成立和世界上第一個量產型電動汽車“日產LEAF”的發售,標志著日產踏出了歷史性的一步。
渡部接受了這一任務。這不僅限于開發、生產、銷售這一傳統汽車制造業領域,而且承擔了將零排放這一環保理念植根于人們的生活的責任。
“日產不是坐待世界的變化,而是提出零排放社會的概念并決意努力開拓這一領域。我們深深的感到責任之重大。”
零排放事業總部的工作遠比預想的要復雜。從與國家政府、地方政府、電力公司建立關系,到快速充電器的生產銷售、充電設施的配備,以及與其他公司進行充電方式的標準化推進……渡部的團隊接觸了很多未知領域,每天都在面對新的問題。每天都在與以前的常識、方法論、價值觀產生碰撞。
“沒有人有最終的計劃,就像玩拼圖游戲,自己一邊拆除,一邊不斷重組,始終在努力地工作。如果沒有EC的全面支持,是不可能堅持到底完成任務的”
EC是指日產的最高權利決定機構“董事會”。戈恩CEO將這一事業全權委托給了零排放事業部。
‘戈恩對我說:“為了實現電氣自動化生活,只要你認為應該做的就去做吧”因此,我們得以打通公司內部組織障礙,使得項目最優化,并且能以最快的速度解決超出組織范圍的課題。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應該就是“4R事業”的形成。’
4R就是指Reuse(再利用)、Refabricate(再制造)、Recycle(再循環)、Resell(再銷售)。
日產在“日產LEAF”的發售前,與住友商事(株)就有關于電池的2次利用一事達成了合作意向。在產品發售前就把使用后的再利用和再循環形成商業化,不僅是在汽車界,就是其他領域也是極少見的。
“在與技術人員談話時得知,電動汽車的電池在使用后還有一定的蓄電殘留可以再利用。但是如果我們還是用舊的思維和系統,是不可能取得進展的。正因為零排放事業目標明確,所以產生了“無論如何都要把電池的2次利用商業化”的想法和意愿。結果,再循環商業化幫助我們降低了電池成本,我們才得以生產出具有競爭力的電動汽車……到此這個拼圖就完成了。”
渡部的頭腦中開始清晰的呈現出了“零排放社會”的輪廓。
挑戰困難才是日產最大的財富
因為1次充電行駛的距離短、充電設施難關等理由,對電動汽車的普及持否定意見的有很多。但是渡部對此種否定看法持反對意見。
“比如,也有人這樣說,‘電來自火力發電站和原子能發電站。如果說是由電帶來的零排放,那么怎么能成立呢?’難道這就意味著在100%清潔的能源出現之前,汽車制造業可以袖手旁觀嗎?我不這樣認為。今后能源發展的大方向是清潔能源。這樣,對于使用最清潔能源的汽車的開發,我們要先行一步。這正是最有意義的挑戰。日產有突破局限的傳統。突破障礙獲得成功是一筆很大的財富。’
有人反映在在街頭商店出售的短時間內完成充電的快速充電器,價格過高。所以我們自己制造,削減了一半以上的成本。為了克服續航能力短的缺陷,我們整合了IT信息,最大程度地減少顧客的不安。
當然,零排放社會并不是日產自己就可以構建的。自2008年起,日產便與國家政府以及地方政府就何種協同體制才能促進電動汽車的普及進行了溝通。渡部為了這種協同體制來往于世界各地,對不久到來的零排放社會不斷的進行的宣傳。但是,截止到2008年只達成10項協議。2009年是30項,進展不順。預計要等到“日產LEAF”發售以后才有望突破目前的窘境。
‘看到了實物,才感到電動汽車是可以實現的吧。“可以了解一下”“我們可以合作嗎”這樣的聲音越來越多了’
截止到2011年1月,已經達成90項合作協議。為了實現電動汽車進一步普及,擴大快速充電器的安裝場所是非常必要的。也為了達成充電方式的標準化這一目的,成立了以日產、豐田、三菱自動車、富士重工、東京電力等5個公司為干事會員的“CHAdeMO協會”。協會中有充電器制造商、電力服務提供企業、還有一些支持這一項目的企業和行政機關等國內外的158家公司、社會團體參與。讓我們以全新的姿態迎接一個全新的社會潮流吧。
這股潮流是任何人都阻擋不了的。勞碌之中,渡部心中的自信變成了確信。
“日產LEAF”的發售表明了日產“零排放汽車全球化”的決心。
擁有電動汽車專用平臺、世界上第一個量產型的電動汽車“日產LEAF”,定位于“C-segment”的中型車。決定在好球區投入一枚直線球。這正表明了日產“以零排放汽車領先全球”的決心。
“電動汽車不能只是一種小眾的汽車。要在大眾區域投入競爭力高的汽車,構建量產體制。以量產降低成本,不斷普及。同時與國家政府、地方政府、各企業聯手整合設施,提高普及程度,進一步降低成本,從而使價格更加合理……我們的基本戰略是在全球形成這種“積極的連鎖反應”。
充滿自信言語的背后是日產?雷諾聯盟的支撐。
“在日本、美國實力較強的日產和在歐洲實力較強的雷諾,這個穩固的聯盟覆蓋全球,使得高效率投資成為可能。事實上,雷諾電動汽車的開發借助日產的電池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2013年電動汽車在全球的生產基地,包含雷諾在內一共7處,鋰離子電池的生產基地為5處,其后的兩年,日產?雷諾聯盟可以達到年50萬臺的生產能力。”
大批量生產,將會使價格更加合理化。因此,“要取得成功,首先要確保我們的汽車有吸引力”渡部說到。一說起“日產LEAF”的魅力,渡部的言語中更加充滿了熱情。
從技術開發者那里聽說“加速感非常好”,但是只有自己親自駕駛才能真正體會到。在踏下油門的一瞬間,加速感好似背后有一股力量在推動似的。和其他車比起來,感覺剛起步都可以勝過GT-R了。駕駛起來非常靈活,反應迅速,令人興奮又感到驚險,是一輛非常好的車。對于所有的司機來說,“日產LEAF”絕對是全新的體驗。
由此可看出,對于電動汽車不僅超越了燃油汽車,而且也進入了一個未知的領域,渡部充滿信心。渡部還繼續說到了零排放汽車的全新的可能性。
零排放汽車的普及,有可能徹底改變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汽車。比如“日產LEAF”的專用信息通信系統,使我們即時不駕駛的時候也可以了解車輛的狀態,也可以進行操作。使用這個系統,我們可以通過手機以及電腦來了解電池的充電狀態,乘車之前即可以把空調打開。另外,零排放這一特性擴大了車的功能。有可能會在客廳建一個停車場,在那里爸爸可以欣賞到高音質的音樂。汽車也將成為人們生活中更加友好,更加有魅力的存在。這個過程會一直持續,沒有終點。
日產對于這一挑戰,直到今天仍在進行。到2014年,日產計劃新投入市場3種電動汽車。將創意作為經線,將永不滿足的探索精神作為緯線,讓我們共同編織一個零排放的新時代吧。
日產中國官網將使用Cookie技術為您帶來更好的網站體驗,如果您瀏覽此站點,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該技術。更多內容請參閱 《日產中國隱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