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6日,北京)日產汽車(簡稱日產)為生產新一代電動化、智能化和網聯化車型,正在對工廠進行大量投資升級技術與設施。
日產汽車為生產新一代電動化、智能化和網聯化車型,正在對工廠進行大量投資升級技術與設施
此次日產針對生產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的投資并不意味著機器將主導未來的工廠生產,工廠的生產仍然會依賴人工,而技術將輔助人類工作進而提高生產效率。日產的目標不僅是實現產能最大化,同時在預防操作失誤、保證質量、降低工人壓力與疲勞等方面展現成效。
日產工程團隊致力于人體工程學的研究,分析工人在作業中的特定動作為身體帶來的物理負擔(例如舉起重物、伸展、轉身或下蹲),以及因重復操作或注意力高度集中所帶來的精神負擔,并選擇其中最為繁重的作業流程,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使生產環境變得更加輕松。
合理進行自動化生產
對于某些相對簡單、且只需進行重復作業的生產環節非常適合交由機器來完成。比如在組裝車頂的環節中,為了安裝位于車頂內部的一層材質,工人必須進入每一輛車廂內部,方可完成這項高強度工作。當車輛搭載越來越多的智能網聯設備后,更多的控制裝置將集中在車頂區域,使得這一項工作變得更加艱巨。
通過機器人組裝車頂節省更多人力
日產的解決方案是利用機器人從車輛前端將該部件送入車廂內,然后在正確的位置進行安裝作業。
日產汽車公司新型自動化流程工作人員表示:“車頂組裝是一項對體力要求非常高的工作,并且難度也在不斷增加,而自動化需要數年的開發和測試,我們更希望讓工人去完成那些需要發揮人類能動性的工作。”
自動化還能夠提升質量管控過程,從而使消費者受益。日產汽車日本工廠的檢測人員只需通過語音識別系統,就可以準確地完成對車輛的檢測。檢測結果及數據會被自動記錄,不僅排除錯誤,還能夠免除繁復的文書工作和不必要的移動。
協作式機器人提升安全保障
在焊接、組裝生產線上通常會使用工業機器人。但是出于對工業機器人的尺寸、使用強度和運轉速度等安全方面的考慮,通常會將機器人放置在安全圍欄里。
相比之下,協作式機器人(collaborative robots)為需要工人與機器緊密協作的作業環節提供了完美的解決方案。協作式機器人主要由限定了輸出功率和運行速度的機械臂組成。除了動作極度敏捷之外,協作式機器人還可以進行重新編程,以學習新任務。
日產在其追浜車輛組裝工廠和橫濱動力系統工廠中,利用優傲UR10協作式機器人(Universal Robots’ UR-10 cobots)完成多項需要頻繁抬升或重復性的作業,如松開螺栓或搬運發動機部件等。
協作式機器人(collaborative robots)為需要工人與機器緊密協作的作業環節提供了完美的解決方案
橫濱工廠生產工程師Miyako Shiraishi表示:“選擇協作式機器人的原因很多。協作式機器人可以與工人們共享作業空間,我們不需要安全圍欄就可以構建作業系統,并且可以輕松地移動協作式機器人以適應生產需求的變化?!?/span>
低成本自動化(Karakuri)
“低成本自動化(Karakuri)”源于日本具有百年傳統的機械玩偶,指使用傳統的機械部件而非電子、液壓或氣動的裝置完成作業。
日產全球各地的工廠里運用了多種“低成本自動化(Karakuri)”設備
“低成本自動化(Karakuri)”設備通過運用掛鉤、滑輪及重力平衡,提供巧妙且環保的解決方案。汽車制造商使用“低成本自動化(Karakuri)”進行長距離運輸,或將指定工序的零部件自動交付到工人手中,從而使工作更輕松,更高效。
日產在全球各地的工廠里運用了多種“低成本自動化(Karakuri)”設備。工程師通過不斷試驗,開發和測試新的設備。對于工程師而言,設計“低成本自動化(Karakuri)”設備是一項具有邏輯性和創造性的工作,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并提高生產效率,簡化繁瑣的工作并防止出現錯誤。
機械外骨骼設備減輕工人負擔
日產在其巴塞羅那工廠測試了機械外骨骼設備,這種創新設備顯示出增強工人體力和耐力的巨大潛力。機械外骨骼設備重量較輕(重量為1.5-3公斤),能夠為執行繁重作業的工人提供肩部和手臂的支撐。在日產汽車巴塞羅那工廠,該設備已被證明可以減少高達60%的肌肉疲勞。
使用機械外骨骼設備減輕工人負擔
日產利用諸多技術來減輕工人的負擔。在一些工廠中,工人們可以坐在附著于機器臂的“人體工學椅(ergo-chairs)”上,快速、輕松地進入車廂內部。在某些情況下,日產汽車甚至對車輛本身進行了重新設計,使其更加易于制造。
所有這些舉措都基于日產對于汽車制造的理解,即無論未來的汽車工藝多么復雜,人類都是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日產通過技術的進步和創造性的工程解決方案確保工人發揮出最大的才能,并最大程度地減少工人的作業負擔。
日產汽車在中國:
日產汽車在中國的發展始于1973年,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日產汽車在中國取得了迅猛的發展。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作為日產汽車在華的全資子公司與日產汽車公司一起管理在華投資。東風汽車有限公司作為日產汽車與東風汽車公司成立的合資企業,旗下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東風英菲尼迪汽車有限公司和東風啟辰汽車公司分別負責日產品牌、英菲尼迪品牌和啟辰品牌乘用車業務,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和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為日產、東風雙品牌LCV產品的主要發展基地,致力于成為輕型商用車(LCV)領域不同細分市場的專家。2019年,包括進口車、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在內,日產汽車在華銷量超過154萬輛。
更多關于日產汽車在中國的新聞信息,歡迎瀏覽日產中國官方網站及微博、微信:
關于日產汽車:
日產汽車是一家擁有豐富產品線的全球性汽車制造商,旗下擁有60多款日產、英菲尼迪及達特桑品牌車型。2018財年,日產汽車在全球的銷量達到552萬臺,收入達到了11.6萬億日元。公司總部設在日本橫濱,經營范圍覆蓋亞洲及大洋洲,非洲、中東及印度,中國,歐洲,拉丁美洲和北美洲六大地區。1999年,日產汽車與法國汽車制造商雷諾成為戰略合作伙伴。2016年,日產汽車收購三菱汽車34%的股份。2018年,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全球銷量達到1,076萬臺。
更多關于日產汽車的產品、服務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信息,歡迎瀏覽日產汽車新聞網站nissan-global.com,或關注日產汽車的 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和LinkedIn賬號獲取更多資訊,訪問 YouTube觀看最新視頻。
日產中國官網將使用Cookie技術為您帶來更好的網站體驗,如果您瀏覽此站點,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該技術。更多內容請參閱 《日產中國隱私政策》 。